公车上书是什么意思
成语拼音: | gōng chē shàng shū |
---|---|
成语用法: | 作宾语、定语;用于政事 |
成语解释: | 公车:汉代官署名。指举人进京应试。特指入京会试的士人上书言事 |
成语出处: | 西汉·司马迁《史记·东方朔传》:“朔初入长安,至公车上书,凡用三干奏牍。” |
百度百科: | 公车上书,是指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康有为率梁启超等数千名举人联名上书光绪帝爱新觉罗·载湉、反对在甲午战争中败于日本的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的事件。公车上书被认为是维新派登上历史舞台的标志,也被认为是中国群众的政治运动的开端。 |
公车上书的造句
1、目的还不简单,无非是担心去了招贤馆之后,就和东方朔一样,如果没有那次公车上书差点就这样一辈子埋没下去罢了。
2、百零十多所高学校一起指责,这就有点像清末的公车上书一般。
3、我想还是象康有为一般的公车上书,还是模仿孙中山愤然而起,或是另寻出路,落荒而逃。
4、苏文进门时,刘彻正在看公车上书的那三千竹简,看了片刻,不禁发笑,继续看,又一阵发笑,之前的战事交给卫青苍紫处理,他才有心如此发笑。
5、康有为等发动公车上书,掀起维新变法的高潮。
6、他一生为国为民,曾参与“公车上书”,维新失败后赴马来西亚,历经艰苦卓绝的开发,开辟出“新福州”垦殖地,为家乡贫苦农民开辟生存之路,造福一方。
7、多所高学校一起指责,这就有点像清末的公车上书一般。
8、适逢公车上书,康有为等奏上变法之本,帝览而喜之,随召见康有为、谭嗣同等维新派人士。
9、痛定思痛之下男同事们都另谋出路,只有向外发展了,众人联名公车上书,严正要求联谊,于是偶尔能够与别的部门一起聚餐。
10、晚清末年,江南才子林牧岳进京赶考,适逢公车上书,无意中结识康有为等人,加入强学会,成为一名维新派人士。
11、康有为一开始就篡取公车上书的美名,中学历史课本说到这一段又犯浑了,马关条约激起众怒,是松筠组织官员上书三十一次。
12、并始终抱着上医医国的宗旨,积极参与康有为公车上书意图变法,主张救国自强,在当时的瑞安,聚集一批思想进步人士。
13、公车上书高一的上学期一过,开不开文科班,就成为一个争论焦点。
14、其实也和所谓公车上书差不多,我想这次分班肯定不止我们一个班上的人有意见,应该是我们整个二年级都会有意见,所以我的方法很简单。
15、可是他不灰心,最后和他的弟子梁启超等人联名公车上书,才算引起了光绪帝的注意。
-
gōng ěr wàng sī
公耳忘私
-
gāo yáng gōng zǐ
高阳公子
-
zhāng gōng chī jiǔ lǐ gōng zuì
张公吃酒李公醉
-
míng gōng zhèng qì
明公正气
-
yī xīn wéi gōng
一心为公
-
gōng zhū tóng hào
公诸同好
-
jǐng gōng qiú yǔ
景公求雨
-
huáng gōng jiǔ lú
黄公酒垆
-
gōng zhèng wú sī
公正无私
-
jí gōng hǎo shī
急公好施
-
gōng sī liǎng lì
公私两利
-
bā gōng cǎo mù
八公草木
-
jiǎ gōng jì sī
假公济私
-
yóu xián gōng zǐ
游闲公子
-
tuō gōng xíng sī
托公行私
-
gōng zhū yú shì
公诸于世
-
lù chē gòng wǎn
鹿车共挽
-
dà chē yǐ zài
大车以载
-
chē tián mǎ ài
车填马隘
-
jì fú yán chē
骥服盐车
-
gōng chē wǎn chū
宫车晚出
-
wǔ chē fù sì
五车腹笥
-
fǔ chē chún chǐ
辅车唇齿
-
qīng chē shú lù
轻车熟路
-
bó lǎn wǔ chē
博览五车
-
sù chē bái mǎ
素车白马
-
suí chē zhì yǔ
随车致雨
-
chē lóng mǎ shuǐ
车龙马水
-
dī rú chē zhóu
滴如车轴
-
jiū chē zhú mǎ
鸠车竹马
-
shú lù qīng chē
熟路轻车
-
xuán jū gào lǎo
悬车告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