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为邦本是什么意思?

民为邦本是什么意思

成语拼音: mín wéi bāng běn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劝诫统治者
成语典故: 夏朝时期,禹的孙子太康即位,他荒淫无度,百姓为之悲哀,他到洛水南面去打猎,穷国君主羿趁机篡夺了夏国的政权。太康的弟弟做《五子之歌》:“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中康起兵恢复了夏国。
英语翻译: The people are the basis of the country.
近义词: 民惟邦本、载舟覆舟
成语解释: 邦:国家。人民是立国之本
成语出处: 春秋·鲁·孔丘《论语·五子之歌》:“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民为邦本的造句

民为邦本

1、关于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思想。

2、中国古代“民为邦本”的思想,是我国传统政治思想里最有价值的部分。

3、尸佼认为民为邦本,他说:天子忘民则灭,诸侯忘民则亡。

4、国之根本在民,正所谓民为邦本

5、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伤民则天下危矣!

6、“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民为贵,君为轻”“水可载舟,亦可覆舟”,这些思想无不说明了人民群众的极端重要性。

7、同时他还要求政府“量入制出”,使财政收入与开支保持相对平衡,节约其用,尽量减轻老百姓的负担,这也就是他“民为邦本”思想的主要内容。

8、民为邦本,本固而邦宁,这个道理古今圣君贤臣是知道的。

9、民为邦本,丧失民心,就将丧失天下。

10、汉人祖上有一句话,叫‘民为邦本’。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