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弩之末是什么意思?

强弩之末是什么意思

成语拼音: qiáng nǔ zhī mò
读音正音: 之,不能读作“zī”。
成语易错: 末,不能写作“未”。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含贬义
成语典故: 西汉武帝建元六年,匈奴求和.武帝召集大臣商量. 大行(官职)王恢是燕地人,多次出任边郡官吏,熟悉了解匈奴的情况。他建议说,汉朝和匈奴和亲,大抵都过不了几年匈奴就又背弃盟约。不如不答应,而发兵攻打他。韩安国说:“派军队行军千里作战,对军队不利。而且现在匈奴依仗军马的充足,怀着禽兽般的心肠,如同群鸟飞翔般迁移,很难控制他们。我们得到它的土地也不值得把这当作扩大国土,拥有了他的百姓也不值得把这当作强大,从上古起他们就不真心归附汉人。汉军到几千里以外去争夺利益,那就会人马疲惫,敌人凭借养精蓄力利用汉军的疲劳而取胜(就会凭借全面的优势对付我们的弱点)。况且就算是强劲的弓弩到了最后就连鲁地所产的最薄的白绢也射不穿;猛烈的风到了最后,连飘起雁毛的力量都没有了,并不是他们开始时力量不强,而是到了最后,力量衰竭了。所以发兵攻打匈奴实在是很不利的,不如跟他们和亲。”参加议论的群臣多数附合韩安国,于是皇上便同意与匈奴和亲。
英语翻译: lit. an arrow at the end of its flight (idiom); fig. spent force
反义词: 势不可挡、势如破竹
近义词: 师老兵疲
成语解释: 强弩所发的矢,飞行已达末程。比喻强大的力量已经衰弱,起不了什么作用。
成语出处: 《史记·韩安国列传》:“强弩之极,矢不能穿鲁缟。”《汉书·韩安国传》:“且臣闻之,冲风之衰,不能起毛羽;强弩之末,力不能入鲁缟。”
成语例子: 至于军阀,那是强弩之末了。 ◎欧阳山《三家巷》二四
百度百科: 强弩之末 ( qiáng nǔ zhī mò ) 又为“强弩之极,矢不能穿鲁缟也”,弩:古代发箭的弓。强弩所发的箭,已达射程的尽头。比喻强大的力量已经衰弱,起不了什么作用。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韩长孺列传》:“且彊弩之极,力不能穿鲁缟;冲风之末,力不能漂鸿毛。”《汉书·韩安国传》:“且臣闻之,冲风之末,力不能起毛羽; 强弩之极,力不能入鲁缟”。

强弩之末的造句

强弩之末

1、“远离莫斯科的地方”仍然归苏维埃管,“文革”虽然已是强弩之末,但阶级斗争仍余响绕梁。

2、这股回流把我冲向海岛方向三海里之后,它的力量已成了强弩之末,再也不能把船向前推进了。

3、大胆鸟怪,你已是强弩之末,涸辙之鲋,何必苦苦挣扎,还是随我去天庭受审吧!

4、对方经过长途行军,纵有再精壮的武力,恐也是强弩之末,威胁大减了。

5、右翼的敌人已经是强弩之末,不能再威胁我们的阵地了。

6、还好子弹经过反弹,距离又远,射在身上时已是强弩之末,所以我只是受点轻伤。

7、虽然身处下风,而且地书也已经成了强弩之末,但他却临危不乱,手中拂尘化作数千灵蛇,总能在间不容发的时候缠住元屠阿鼻双剑。

8、敌人气势衰竭,看来已是强弩之末,我军胜利在望。

9、被程昆气得是火冒三丈,闲庭手掌一握,雄浑的赤阳气绕着周身飞转,阵阵轰鸣强弩之末,你的狗命还轮不到你做主,陪你那迪罗好基友一起去吧。

10、这样想罢,小太监打马便走,韩天仁不舍,知道小太监已成强弩之末,谅他至多不过是黔驴之技,程咬金的三斧头,遂放心大胆地打马追去。

11、强弩之末,力不能穿鲁缟。刘向

12、冬天并非强弩之末,渐行渐远。

13、我们刚才经历了太多恐怖太诡异事件了,差点都送了命,我自己如今的心情也是强弩之末,无心恋战了。

14、只见这老人脸色苍白,衣服破碎,步履艰难,看样子是内力消耗太大,已经到了强弩之末

15、敌人已到了强弩之末的阶段,我们该全面出击了。

16、当周二狗接防阵地时,国军当天已打退日军六次进攻,日军已成强弩之末

17、因为前半场耗损体力太多,我队后半场呈现强弩之末的疲态,欲振乏力了。

18、参加长跑的选手若是起跑时用力太甚,半途就会像强弩之末,气力衰竭。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