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甲曳兵是什么意思?

弃甲曳兵是什么意思

成语拼音: qì jiǎ yè bīng
读音正音: 曳,不能读作“xiè”。
成语易错: 曳,不能写作“戈”。
成语用法: 作状语、补语;含贬义
成语典故: 战国时期,梁惠王向孟子请教人口不增长的原因,孟子说:“你是关心百姓的疾苦,但你喜欢打仗,不少百姓死于战争。在战场上他们只好弃甲曳兵了。打比方说战争中潜逃50步的士兵讥笑逃100步的士兵,逃跑的本质是一样的。”梁惠王决心停战。
英语翻译: throw away their armour and trail their weapons behind them
反义词: 所向披靡、马到成功
近义词: 丢盔弃甲、抱头鼠窜
成语解释: 丢掉盔甲,拖着武器。形容打败仗狼狈逃跑的样子。
成语出处: 《孟子·梁惠王上》:“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成语例子: 杀得冷军左支右绌,只好弃甲曳兵,败阵下去。 ◎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二十八回
百度百科: 【词目】弃甲曳兵【拼音】qì jiǎ yè bīng

弃甲曳兵的造句

弃甲曳兵

1、又持六般法宝舞于手中,火光中斩妖破敌,狼兵惨叫不止,皆弃甲曳兵而走。

2、出南京的路造已经被封死了,路上除了弃甲曳兵的逃兵就只有手无寸铁的老弱妇童。

3、句话说完扬手一鞭,向前疾驰,行约二三里远近,但听前面鼓声大作,喊声震天,自家的铁甲军如溃堤之水,四分五裂,弃甲曳兵,落落然迎面奔逃过来。

4、孟子问王曰:今有战者,兵刃已交,其负者弃甲曳兵而走,五十步而止,足以笑百步者否。

5、她从未放下自我防卫,直至有朝一日,不得不弃甲曳兵

6、不得已征兵数千,出去对阵,可奈兵心未固,遇了敌将,当即弃甲曳兵,纷纷溃散。

7、这一仗,八路军大显神威,打得鬼子弃甲曳兵,狼狈而回。

8、好了,好了,达尔,现在什么都还没有做你就已经有弃甲曳兵逃走的念头了,这可不行,可千万别灭了自己的威风。

9、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後止,或五十步而後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10、韩信回兵掩杀过去,一举全歼了已过河的齐、楚联军,齐王逃跑,尤且战死,留在东岸尚未渡河的齐、楚联军见主帅已死,纷纷弃甲曳兵,落荒而逃。

11、长剑剑锋芒利,一剑挑去,官兵或是双目已盲,或是五官缺失,或是断腿少臂,或是破肚开膛,如同剁豆腐般把那群官兵打得七零八落,弃甲曳兵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