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平则鸣是什么意思?

不平则鸣是什么意思

成语拼音: bù píng zé míng
成语注音: ㄅㄨˋ ㄆㄧㄥˊ ㄗㄜˊ ㄇㄧㄥˊ
读音正音: 则,不能读作“zhé”。
成语用法: 紧缩式;作谓语、定语、分句;指遇到不平的事主持正义
成语典故: 唐朝时期,文学家韩愈的学生孟东野熟读经史,很有才能,直到50岁才做溧阳县蔚,因而常抱怨自己怀才不遇。韩愈十分同情,并在孟赴任时写《送孟东野序》赠别:“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草木之无声,风挠之鸣;水之无声,风荡之鸣。”
英语翻译: Where there is injustice; there will be an outcry.
反义词: 忍气吞声、心平气和、称心如意
近义词: 不平之鸣、鸣冤叫屈
成语解释: 鸣:发出声音;指有所抒发或表示。事物不平静就会发出响声。指人遇到不公平的事;就会发出不满的呼声和反抗。
成语出处: 唐 韩愈《送孟东野序》:“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
成语例子: “不平则鸣”,看看现时的情况,难怪学生们厉声疾呼——革命、救国。(杨沫《青春之歌》第二部第二十七章)

不平则鸣的造句

不平则鸣

1、不平则鸣,这是人之常情。小罗受了委屈,发几句牢骚,完全可以理解。

2、不过,言归正传,换位思考,物不平则鸣

3、不平则鸣,生性单纯的风敛衣大声抱怨了起来,“他本来应该是我班上的学员啊,卓烈家这不明摆着欺负人吗,我一定要不会罢休!”。

4、物不平则鸣,当初那人爱你的时候,他好得像天使;转眼不爱了,就成了魔鬼。

5、圣上,臣听说,物不平则鸣,士有怨而发。

6、物不平则鸣,这位考生发出了“公平、公正到哪里去了”的强烈质疑。

7、因珠能发音,人亦然,是以此珠功效名之,曰《亦乐》,为物、人皆同理,不平则鸣之意。

8、“不平则鸣”,有正义感的诗人遂将满腔忿懑之气形诸笔端,以诗为武器,进行入木三分的讽刺与抨击。

9、姑娘,所谓物不平则鸣,若不能用一己之力完成,只能假手于人,岂不是‘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之故?你再看看这是何物?

10、我是一个人民代表,只要是不合理的事,我便要提请有关部门注意,不平则鸣,反映市民要求,这是我分内的事。

11、不过,他们疾恶如仇,不平则鸣,拥有高贵的同情心,强烈的正义感。

12、出了事情,不平则鸣,群众在下面说话,你压得住吗?

13、物不平则鸣,而要寻求“平”,可以通过当事人协商的办法,也可以找仲裁机构仲裁、政府调解、行政复议等。

14、乱世春秋,又有多少英豪崛地而起!不平则鸣

15、中国传统文论中有所谓“变风变雅”“美刺”“讽喻”“讽谏”“不平则鸣”等等主张,就是在主张文学的反思和批判功能。

16、大凡物不平则鸣,何况人乎?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

17、世人惟不平则鸣,圣人以无讼为贵。

18、男儿仗剑而行,一怒不平则鸣!放眼世界五千年,何处英雄不杀人?好了好了,别动不动就打打杀杀了…现在是法治社会,宣扬暴力思想的居心何在?水表已拆……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