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草惊蛇是什么意思?

打草惊蛇是什么意思

成语拼音: dǎ cǎo jīng shé
读音正音: 蛇,不能读作“sé”。
成语易错: 惊,不能写作“警”。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贬义,多用于否定句
成语辨析: 打草惊蛇和“风吹草动”;都有前因后果的关系;但“风吹草动”通常指轻微的动荡和变故。
成语典故: 唐朝的时候,有一个名叫王鲁的人,他在衙门做官的时候,常常接受贿赂、不遵守法规。有一天,有人递了一张状纸到衙门,控告王鲁的部下违法、接受贿赂。王鲁一看,状纸上所写的各种罪状,和他自己平日的违法行为一模一样。王鲁一边看着状纸,一边发着抖:“这…这不是在说我吗?” 王鲁愈看愈害怕,都忘状纸要怎么批,居然在状纸上写下了八个大字:“汝虽打草,吾已蛇惊。”意思就是说你这样做,目的是为了打地上的草,但我就像是躲在草里面的蛇一样,可是被大大的吓了一跳了!。
英语翻译: to inadvertently alert an enemy; lit. beat the grass to scare the snake; to punish sb as a warning to others (idiom)
反义词: 引蛇出洞、欲擒故纵
近义词: 因小失大、操之过急
成语解释: 打草惊了草里的蛇。原比喻惩罚了甲而使乙有所警觉。后多比喻做法不谨慎,反使对方有所戒备。
成语出处: 宋·郑文宝《南唐近事》:“王鲁为当涂宰,颇以资产为务,会部民连状诉主簿贪贿于县尹。鲁乃判曰:‘汝虽打草,吾已惊蛇。’”
成语例子: 空自去“打草惊蛇”,倒吃他做了手脚,却是不好。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二十九回
百度百科: 打草惊蛇,现代汉语成语,出自宋·郑文宝《南唐近事》:“王鲁为当涂宰,颇以资产为务,会部民连状诉主簿贪贿于县尹。鲁乃判曰:汝虽打草,吾已惊蛇。打草惊蛇,三十六计之一,作为谋略,是指敌方兵力没有暴露,行踪诡秘,意向不明时,切切不可轻敌冒进,应当查清敌方主力配置、运动状况再说。

打草惊蛇的造句

打草惊蛇

1、这是敌人的先头部队,放他们过去,以免打草惊蛇,影响全歼敌人主力的计划。

2、警方为了避免打草惊蛇,所以派出便衣警察埋伏在四周。

3、目前因反扫荡形势严峻,为了不打草惊蛇,只好把嫌疑最大的5个人,和其他普通犯人关押在一起,移送到反特形势比较好的晋冀鲁豫边区去,继续甄别。

4、岐墨,这种秘密事务,需得小心再小心,谨记一点,宁缺勿滥,以免打草惊蛇

5、计划不周密,轻举妄动,就会打草惊蛇,给你们下一步破案带来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6、消息指她们都比平日格外小心,以免打草惊蛇,故媒体也未能得知她们的身份。

7、他的第二个冲动是不必打草惊蛇

8、对方似仍未察觉,我们先按兵不动,免得打草惊蛇

9、我爬山时一定带根棍子,既可以当柺杖,又可以打草惊蛇

10、本想暗中摸到端木灵被困处偷偷将之救走,没成想自己一番折腾反倒打草惊蛇了,果然应了福祸相依之语。

11、李林甫知道周子谅为人清廉正直,基本上没什么毛病好挑,如果直接对其下手,说不定会打草惊蛇,也容易引起张九龄的警惕。

12、你就打听些这样的小消息,还让我埋伏的死士都给暴光了,打草惊蛇了还想要报酬啊。

13、在野外要进入草丛时,切记要先打草惊蛇

14、由于酒店所处地段人员聚集,周围的小巷四通八大,当天酒店的入住人员又很多,如果贸然行事,容易打草惊蛇

15、你最好别打草惊蛇,老板很喜欢peter,而你只是没没无闻的小人物。还是放聪明点儿,别吭声,等待时机。

16、在没根没据之下,叶武当然不会打草惊蛇,跳出来指责陈辰的用心。

17、大家先不动声色,免得打草惊蛇,让他跑了。

18、为防打草惊蛇,易弘等人并未在城中集合,而是分散各处,貌离神合地向龟息潭靠拢。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