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十二因缘(十二因緣)
拼音 shí èr yīn yuán
注音 ㄕˊ ㄦˋ ㄧㄣ ㄩㄢˊ
十二因缘是什么意思
佛教用语。佛教基本理论之一。指构成一切痛苦轮回的十二项要件。即无明、行、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生、老死。无明是指对佛法的无知;行是指有意志的行为;识是指死后,由于过去的行为,导致投生的心识;名色是指处在母胎中的身、心(识除外);六处是指眼、耳、鼻、舌、身、意六种身体感官和认识对象;触是指感官对现象的接触;受是指接触后产生的感受;爱是指感官接触后生起的欲望;取是指执著;有是指导致轮回的行为。十二缘起之间的关系像环链相扣。老死和一切苦缘于生;生缘于有;有缘于取;取缘于爱;爱缘于受;受缘于触;触缘于六处;六处缘于名色;名色缘于识;识缘于行;行缘于无明。后者决定前者的存在,因此去除无明就没有行,没有行就没有识的投胎,以至生和老死的一切烦恼也灭除。也称为「十二缘起」。
德语 Bedingtes Entstehen (Sprachw)
十二因缘的其它解释
十二因缘的造句
1、总之,十二因缘中的各个环节,是互为因果的,人类之所以陷于悲剧,人类的痛苦所以没有终了之时,都由于它的桎梏。
2、外三乘是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是指阿罗汉、辟支佛、菩萨所行之四谛、十二因缘、六度万行等法,泛指显教。
3、佛祖释迦牟尼于菩提树下证得十二因缘,继而总结出苦集灭道四谛,“了生脱死”。
4、经过长时间的静坐思维,终于在腊月初八那夜,豁然大悟“四谛”、“十二因缘”之理,时年三十五岁。
-
shí jīng tóng zǐ
十经童子
-
fó shí wú ài
佛十无碍
-
shí nián shēng jù,shí nián jiào xùn
十年生聚,十年教训
-
shí tóu
十头
-
qī shí niǎo
七十鸟
-
jiào huáng yīng nuò sēn shí shì xiāo xiàng
教皇英诺森十世肖像
-
èr shí sì kǎo zhōng shū líng
二十四考中书令
-
shí èr mù kǎ mǔ
十二木卡姆
-
cū shí fān
粗十番
-
shí fū zhī zhuī
十夫楺椎
-
sān shí liù tiān gāng
三十六天罡
-
shí kǎo jiǔ bàng
十拷九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