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司马迁(司馬遷)
拼音 sī mǎ qiān
注音 ㄙ ㄇㄚˇ ㄑㄧㄢ
司马迁是什么意思
◎ 司马迁 Sīmǎ Qiān
[Sima Qian] (公元前145/前135—?)中国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早年游历各地,遍访民间风俗,采集传说。初任郎中,后继父任太史令,得读国家藏书。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与唐都等人改定太初历。汉将李陵与匈奴作战失败,率军投降。司马迁因为之申辩获罪下狱,受腐刑,出狱后任中书令,发愤继续完成所著史籍。人称其书为《太史公书》,后称《史记》。是中国最早的记传体通史。其书传记语言生动,人物形象鲜明,也是优秀的传记文学作品。对后世史学和文学均有深远影响
人名。(西元前145~前86)字子长,西汉人。生于龙门,年轻时游历宇内,后以四十二岁之龄继承父亲司马谈为太史令,并承遗命著述。后因李陵降匈奴事,迁为之辩护,触怒武帝下狱,受腐刑。后为中书令,以刑后余生完成太史公书(后称《史记》),上起黄帝,下迄汉武帝太初年间,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余言,为纪传体之祖,亦为通史之祖。因具良史之才,所作史记又为正史之宗,故后世称司马迁为「史迁」。又《汉书艺文志》载有所著之赋八篇,今仅见悲士不遇赋。
司马迁的其它解释
司马迁的造句
1、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古滇文化就在这里繁荣,司马迁在《史记》中也记下赞叹的一笔,“肥饶数千里”。
2、这一唯物主义的生死观,充分体现了司马迁超越生死的价值观念,生死本身只是必然的现象,而生死的意义却有天壤之别,重于泰山则虽死犹生,轻于鸿毛则死不足惜。
3、商君列传千人诺诺,不如一士谔谔。司马迁
4、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司马迁
5、恃德者昌,恃力者亡。--司马迁
6、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西汉司马迁
7、司马迁一直致力于修书治史的工作。
8、至于司马迁说,晁错擅权,搞了许多改革,变古乱常,不死则亡,岂错等谓邪。
9、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司马迁
10、骐骥之踞躅,不如驽马之安步。司马迁
11、汉武帝询问司马迁的意见时,司马迁直抒己见,认为李陵转战千里,英勇奋战,实在是因为敌强我弱,后无援兵,不得已才暂时降敌,相信他会寻找机会再立一份与其失败相当的功劳来报效朝廷。
12、对于酷吏,司马迁表现出一种复杂态度。
13、我给司马迁缝的衣服名叫“襜褕”(chan1yu2),这是不用绕襟的直裾深衣,特征是下摆和襟缘的饰边很宽阔,这是蝙蝠;上朝见皇帝则要穿曲裾深衣。西西
14、司马迁与汉代经学之间有着复杂关系。
15、虽然因为历史原因,益州没有入选司马迁笔下的三大经济富庶区,但地处中原地带的三大经济区由于长年战乱,早已徒有其名,实际上是民生凋敝、破烂不堪。
16、所以司马迁在《史记》中间专门写了一篇叫《货殖列传》,在《货殖列传》中间他充分地肯定了人们追求富有的正当性。
17、楚伐随。随曰:“我无罪。”楚曰:“我蛮夷也。”。司马迁
18、刺客列传:天雨粟,马生角。司马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