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谏是什么意思?

词条 台谏(臺諫)

拼音 tái jiàn

注音 ㄊㄞˊ ㄐㄧㄢˋ

台谏是什么意思

台谏
唐宋时以专司纠弹的御史为台官﹐以职掌建言的给事中﹑谏议大夫等为谏官。两者虽各有所司﹐而职责往往相混﹐故多以"台谏"泛称之。明初废谏院﹐以给事中兼领监察与规谏﹐两者开始合流。至清雍正元年﹐又使之同隶都察院﹐于是台谏完全合二为一。

台谏的其它解释

  • 台鉴,官名。唐时,台官与谏官分立。唐、宋侍御史、殿中侍御史与监察御史掌纠弹,通称为台官,谏议大夫、拾遗、补阙、正言掌规谏,通称谏官,合称台谏。清代统归于都察院,职权不再分别,虽亦统称台谏,与宋之台谏性质有所不同。
  • 台谏的造句

    1、右司谏范仲淹带头,全体台谏官都“极陈其不可”,结果遭受黜责。

    2、蔡京奸足以惑众,辨足以饰非,巧足以移动人主之视听,力足以颠倒天下之是非,内结宦寺,外连台谏,合党缔交,以图柄任。

    3、任宰辅,用台谏,畏天爱民,守祖宗法度。宰辅造句

    4、宋朝开启了台谏合流制度,御史与谏官充分发挥了监察百官的作用。

    5、任宰辅,用台谏,畏天爱民,守祖宗法度。

    6、现在凡是批责执政是非的都被斥逐,新进台谏官员,都是执政的亲信,很难给皇上起到耳目的作用。

    7、在这儿,王安石所言“公听并观”,说的无非是仁宗皇帝“无为而治”,静待台谏、宰相互相监督。

    8、乙酉,诏以阴阳失时,雷雪交作,令侍从、台谏、两省、卿监、郎官、馆职,各具时政阙失以闻。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