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赋是什么意思?

词条 更赋(更賦)

拼音 gēng fù

注音 ㄍㄥ ㄈㄨˋ

更赋是什么意思

更赋
基本解释
汉代以纳钱代更役的赋税。男子年二十三至五十六,按规定轮番戍边服兵役,称为更。不能行者,得出钱入官,雇役以代。
-----------------
国语辞典
更赋gēng fùㄍㄥ ㄈㄨˋ
  1. 古时的兵役制度。秦、汉时,人民须轮流更替前往边境戍守,不去的人,可以出钱由政府雇人守边。《汉书.卷七.昭帝纪》:「三年以前逋更赋未入者,皆勿收。」

更赋的其它解释

  • 中国古代官府对人民所课时力役。更赋是一种代役税。始于秦代,汉初仍袭用此法,规定22岁到56岁的男子,都要服更赋。更赋包括“更卒”、“正卒”、“戍卒”三种力役或兵役。农民每年要为地方服一个月的劳役,称更卒。农民亲自服役,叫“践更”。如果不愿意亲自去服役,可交钱300由官府雇人代为服役,此种出钱雇人服役的办法,叫“过更”。有时地方用不了多少更卒,也要农民照样出钱,成为一种赋役负担,就称为“更赋’。正卒为正式服兵役。西汉规定,男子23-56之间,要服兵役两年。此外,每人每年在本郡服役一个月,叫做更役或卒役。不服役的,每月出钱二千,叫做践更。每人每年还要戍边三天,不服役的,出钱三百,叫做过更。
  • 汉景帝时规定,男子年龄在20岁至56岁,必须为国家服兵役一年,服役完后便可回家。但遇有战事,还要临时被征调,数年不能回来。戍卒是指每个男子一生中要到边境为国家屯戍一年,或到京城做卫士。如果不愿亲自去,也可按每月出钱300雇人代替,一般农民无法承受,只得亲自服役。以后历代都有类似强拉民役的办法,只是名称不一。
  • 更赋的造句

    1、嗅脑不但使他变得残暴,更赋予了其埋藏在脑海深处的本能。

    2、而作为其应有之义的内在性或心灵化倾向,更赋予主体性诗学一种现代内涵。

    3、其中,人头税——算赋及部分口钱,用于军械与军马的开支,供应军事装备;代役金——更赋,用于边塞和戍卒,供应边防;资产税——资赋,在战争爆发时供应战争的费用。

    4、的田租及各种末业税外,按丁口征赋的项目,通常是算赋、口钱和更赋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