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ún

荀子


拼音xún zǐ
注音ㄒㄨㄣˊ ㄗˇ

荀子

词语解释

荀子[ xún zǐ ]

⒈  (约前313-前238)战国末思想家、教育家。名况,赵国人。他批判和总结了先秦以来的学术思想,发展了唯物主义。认为自然运行法则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提出人定胜天的思想。首创性恶论,重视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文章说理透辟,结构谨严。著作有《荀子》。

国语辞典

荀子[ xún zǐ ]

⒈  战国时赵人荀况。参见「荀况」条。

⒉  书名。战国时赵人荀况撰,二十卷,今存三十二篇。有唐杨倞注、清王先谦集解。此 书本儒家崇礼、正名之说而主性恶,为先秦重要的哲学思想著作,也是重要的散文集 。

英语Xun Zi or Hsun Tzu (c. 310-237 BC)​, Confucian philosopher and author of On learning 勸學|劝学

德语Xunzi (Eig, Pers, 313 - 237 v.Chr.)​

法语Xun Zi

分字解释


※ "荀子"的意思解释、荀子是什么意思由多多查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功能技成,庖丁解牛久练而技进乎道;路在脚下,荀子劝学博学则青出于蓝。

2.公生明,偏生暗;端悫生通,诈伪生塞,诚信生神,夸诞生惑。荀子

3.声无小而不闻,行无隐而不形。出自:《荀子·劝学》声音即使再小也不会听不到,行为即使再隐蔽也不会不表现出来。荀子

4.声无小而不闻,行无隐而不形。出自:《荀子·劝学》声音即使再小也不会听不到,行为即使再隐蔽也不会不表现出来。荀子

5.圣人为知矣,不诚则不能化万民。出自:《荀子·不苟》圣人固然是无所不晓,但是不是真诚也不能感化万民。荀子

6.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

7.锲而舍之,朽木不断;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

8.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

9.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智明而行无过矣。荀子

10.从天的涵义、明于天人之分、知天与不求知天、制天命而用之等方面对荀子这一重要思想作了辨析,希望能更为准确深入地把握其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