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温庭筠的诗 > 赠少年

赠少年意思全解

赠少年

[唐代]:温庭筠

江海相逢客恨多,秋风叶下洞庭波。

酒酣夜别淮阴市,月照高楼一曲歌。

赠少年译文及注释

译文

漂泊江湖偶尔相逢客恨实在多,黄叶纷纷落下洞庭湖水波连波。

深夜畅饮即将作别淮阴的街市,月照高楼我们引吭高唱离别歌。

注释

“江海”句:江海,泛指外乡。忽遇友人本当高兴,由于彼此失意,故觉颇多苦恨。

“秋风”句:在秋风箫瑟的时节,诗人与一少年相遇。彼此情意相投,瞬息又要分别,自然流露出无限离愁与别恨,给人以极深的艺术感染。“叶下,指秋风吹得树叶纷纷落下,借以渲染客恨。

淮阴市:市,商业交换场所,古称“市”,碑立于淮安老城府市口。

“月照”句:最后在高楼对月,他和少年知音,放歌一曲以壮志告勉,表达豪放不羁的情怀。

参考资料:

1、张国举.唐诗精华注译评.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696

赠少年鉴赏

  作品大意写浪迹江湖的诗人,在秋风萧瑟的时节与一位少年相遇。彼此情味相投,但只片刻幸会,随即就分手了。诗人选择相逢又相别的瞬间场面来表现“客恨”,自然地流露出无限的离恨别情,给人以颇深的艺术感染。

  诗中的“客恨”不是一般的离愁别恨。这首小诗是借客游抒写作者落拓江湖的“不遇”之感。

  客游他乡,忽遇友人,本当使人高兴,但由于彼此同有沦落江湖、政治失意之感,故觉颇多苦恨。尤其在这金风起浪、落叶萧萧的秋天,更容易触动游子的愁肠了。“秋风叶下洞庭波”,是化用《楚辞》“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的诗句,描绘南方萧索的秋色,借以渲染“客恨”,并非实指。和下文的“夜别淮阴市”一样,都是借意。

  诗的前半融情入景,“客恨”的含意还比较含蓄。后半借酒消愁,意思就显露得多了。“酒酣夜别淮阴市,月照高楼一曲歌”。“淮阴市”,固然点出话别地点,但主要用意还是借古人的酒杯浇胸中的块垒。这里是暗用淮阴侯韩信的故事。韩信年少未得志时,曾乞食漂母,受辱胯下,贻笑于淮阴一市。而后来却征战沙场,成为西汉百万军中的统帅。温庭筠也是才华出众,素有大志,但因其恃才傲物,终不为世用,只落得身世飘零,颇似少年韩信。故“酒酣夜别淮阴市”句,正寓有以韩信的襟抱期待自己,向昨天的耻辱告别之意。所以最后在高楼对明月,他和少年知音放歌一曲,以壮志共勉,正表达了一种豪放不羁的情怀。

  这首诗善于用典寄托怀抱,且不着痕迹,自然地与写景叙事融为一体,因景见情,含蓄隽永。暗用韩信故事来自述怀抱之后,便引出“月照高楼一曲歌”的壮志豪情。“月照高楼”明写分别地点,是景语,也是情语。四个字点染了高歌而别的背景,展现着一种壮丽明朗的景色。它不同于“月上柳梢”的缠绵,也有别于“晓风残月”的悲凉,而是和慷慨高歌的情调相吻合,字里行间透露出一种豪气。这正是诗人壮志情怀的写照。诗贵有真情。温庭筠多纤丽藻饰之作,而此篇却以峻拔爽朗的面目独标一格,令人耳目一新。

温庭筠简介

唐代·温庭筠的简介

温庭筠

温庭筠(约812—866)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官终国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

...〔 ► 温庭筠的诗(342篇)

猜你喜欢

同诸客嘲雪中马上妓

唐代白居易

珊瑚鞭亸马踟蹰,引手低蛾索一盂。腰为逆风成弱柳,
面因冲冷作凝酥。银篦稳篸乌罗帽,花襜宜乘叱拨驹。
雪里君看何所似,王昭君妹写真图。

次游坡亭韵

明代薛侃

元气周九垓,时阖亦时开。波光涵万象,耀彼山之隈。

俯视尘寰袖,高陟空中台。引盼尼山上,千古一颜回。

论诗绝句四十首 其三十三 茶陵

清代李希圣

进士山东李中麓,子规江上陆沧浪。诗名相业供描画,始信多才本不祥。

送陈文是掌教南海兼寄诸里友

明代陈子壮

吾土之官易,同年感旧劳。宿名留乙榜,真卷贵仪曹。

不倦云中翼,相从海上涛。心知贤弟子,多有妙音操。

谢潘谦之二首

黄榦

生平不作温饱计,岁晚宁愁衣褐无。

一夜娇儿啼彻晓,始知寒色已侵肤。

颂古十八首

宋代释师一

举手攀南半,移身倚北辰。

出头天外看,须是个般人。